經濟學專業白皮書
發布日期:2021-12-29 | 作者:admin | 來源:未知
1.專業定位
本專業立足于珠三角地區,面向全國,服務基層,結合新型商業模式和綠色經濟發展的大趨勢,下設應用經濟學、會展經濟與管理、環境經濟學、房地産經營與管理四個課程模塊,以多角度、立體化的實踐教學體系為中心,以社會人才需求為導向,着力培養學生的實踐應用能力、業務創新能力、組織協調能力、以及個人素養。同時,為想進一步深造的學生打下良好的經濟學基礎。
2.培養目标
旨在培養能适應經濟社會發展的需要,契合當代綠色經濟和民生經濟發展主題,具有紮實的經濟學理論基礎,掌握現代經濟學分析方法,具備向相關學科擴展滲透的能力,能夠勝任經濟管理部門、政策研究部門、金融機構和企業等單位的經濟分析、預測、規劃和管理等工作,或從事會展經濟、環境經濟、房地産經濟等領域相關工作,具有良好的社會責任感、創新精神、适應市場需求的應用型、複合型專業人才。
3.培養規格
3.1學制與學分
學制4年,按要求完成學業并符合學位授予條件者授予經濟學學士學位。畢業總學分162學分,其中理論教學108.8學分,實踐教學39.7學分,集中性實踐教學環節13.5學分。實驗實踐教學占總學分32.84%。
3.2知識要求
系統掌握經濟學科的基礎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方法;了解本學科國内外的新發展、新成就;并能使用英語和計算機從事本專業的業務工作。
3.3能力要求
具有較強的吸取新知識的能力,綜合運用所學知識和技能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3.4素質要求
思想道德素質:熱愛祖國,擁護中國共産黨,主動學習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有馬克思主義理論素養,有中國精神,有堅定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具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德才兼備,知行合一。
文化素質:具有專業必需的文化基礎,具有良好的文化修養和審美能力。
身心素質:身體健康,形成良好的體育鍛煉和衛生習慣,達到國家體制測試标準。心理健康,樂觀向上,具備良好的自我調适能力。
專業素質:能熟練掌握各種專業實操技能,理論聯系實際,将所學知識技能靈活運用于實踐活動,并具備一定的創新能力。
4.課程體系
4.1 總體框架
課程體系包括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兩部分。理論教學包括思想政治理論課程、公共基礎課程、專業基礎課程、專業必修課程、專業限定選修課程、專業任意選修課程;實踐教學包括專業實驗和實訓(含就業指導)、專業實習、社會實踐(含創新創業實踐)和畢業論文。在專業必修課上形成了“4+4+X”模式,第一個“4”既是專業基礎課程又是專業必修課程(包括政治經濟學、微觀經濟學、宏觀經濟學、計量經濟學),第二個“4”即指定四門專業必修課(當代中國經濟或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理論、經濟思想史、經濟史、《資本論》選讀),和“X”學生選開專業必修課程。
4.2核心課程
微觀經濟學、宏觀經濟學、政治經濟學、産業經濟學、區域經濟學、當代中國經濟、經濟史、管理學、會計學、統計學、金融學、計量經濟學、統計學、環境經濟學、會展概論、經濟法、房産投資與融資、經濟學沙盤模拟演練、市場調查、電子商務基礎。
4.3實踐教學環節
4.3.1軍事技能訓練
軍事技能訓練堅持按綱施訓、依法治訓原則,積極創造條件開展仿真訓練和模拟訓練。訓練時間為2周。
4.3.2社會實踐調查
為促進我校大學生早期接觸社會實踐,在實踐中接受教育、增長才幹,培養大學生的學習能力、實踐能力、創新能力,促進大學生全面成長,為将來畢業後融入社會作好充分準備,大學生社會實踐調查總體安排在1-5學期的第二十周進行。
4.3.3“創新、創業、創意”課程
主要包括學生選修創新訓練課程、參加學術講座、參加各類學科競賽等,培養學生創新思維、創新能力及團隊精神。
4.3.4沙盤模拟演練及作品設計課程
根據經濟學專業的應用型、複合型、創新性人才培養目标及各個方向的特點,設置了經濟學沙盤模拟演練、房地産投融資沙盤、市場調查、電子商務基礎、室内平面制圖、商務談判、會展空間設計與展示等實踐課程,旨在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自我學習的能力、創新能力、溝通能力、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及綜合經濟運營和管理能力,使學生掌握一定的實際工作技能,真正實現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教學目标。
4.3.5專業實習
為了實現人才的校企無縫對接,達到“畢業即上崗”的要求,第七學期有6周分散的生産實習,安排學生到研究所、公司、工廠等企事業單位,直接參加生産勞動或科學研究工作;第八學期安排學生進行兩周的專業實習。
4.3.6畢業論文(設計)
為了使學生獲得從事科學研究和獨立工作能力,第八學期有10周的畢業論文(設計),使學生掌握查閱文件資料、拟定課題的方案,進行社會實踐、整理分析數據、撰寫論文等科學研究工作的初步訓練。
5.師資隊伍
經濟學專業共有20名專職教師,博士以上學曆3名,在讀博士2名,其他均為碩士研究生學曆;其中,高級職稱6名,講師8名,雙師型教師5名。其中,中山大學嶺南學院經濟管理系方建國副教授擔任經濟學專業主任,中山大學粵港澳研究院副院長陳廣漢教授擔任經濟學專業帶頭人。本專業教師隊伍建設不斷優化,逐漸形成了一支以中青年教師為主、綜合素質高、結構合理、專業背景多元化、極具創新能力的教學和科研隊伍。
6.教學條件
經濟學專業已經建設完成了三個專業實驗室:經濟學沙盤實驗室、房地産投融資沙盤實驗室以及會展實驗室,各實驗室均有配套的軟件系統和教具。實驗室總占地面積約360平方米,并建立系統、完善的管理制度和規範。目前,實驗教學活動保持正常運行中,主要的實驗課程包括《會展展示設計》、《經濟學沙盤模拟演練》、《房地産經濟與管理沙盤模拟》等。另外,經貿學院與校外企業或機構簽訂的實習基地共5個,為院内所有專業學生的校外實習活動提供了充分的保障。
更新于2022年8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