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政第一課】創新制度,展望未來 ——經貿學院袁持平書記開講“思政第一課”,論粵港澳大灣區制度創新研究
發布日期:2018-03-15 | 作者:admin | 來源:未知
2018年全國兩會上,“粵港澳大灣區”成為兩會會議中最炙手可熱的話題。粵港澳大灣區的發展能有效促進内陸與港澳兩地的互利合作,但因地域制度差異引發的諸多問題需要更好的統籌與協調。
為了更好地解讀“粵港澳”地區的制度創新,探索開創美好未來的途徑,2018年3月13日上午,太阳集团城网址9728(下稱“經貿學院”)黨總支書記、院長袁持平教授在東莞校區定靜樓②A402為經貿學院2017級學生開講新學期思政第一課,黨總支副書記李海峰擔任主持。參加講座的還有院第一教工黨支部書記李斯老師、院學生黨支部副書記吳芬芬老師和輔導員劉黎老師等,全場座無虛席。
圖1:院黨總支書記袁持平教授講授思政第一課
講座伊始,袁書記簡明扼要地介紹粵港澳大灣區曆年建設發展所取得的成效,對比其他地區的地域特點和經濟增長速度,讓師生對粵港澳地區的發展有了直觀的感受。接着,他談到了粵港澳大灣區在2018年廣東兩會背景下所做出的最新建設規劃,并通過對制度經濟學中自發與自為兩種制度的解釋,向師生重點強調制度創新對未來社會市場資源配置的重要性。此外,袁院長還總結了改革開放40年各地域積極合作的成果,如前店後廠的發展模式就是以港澳為基礎,為珠三角經濟繁榮發展提供強大助力。
除了粵港澳大灣區的發展背景,袁書記還詳細地介紹了粵港澳大灣區制度演進的三大路徑,即CEPA的演進路徑,廣東自貿區的演進路徑與粵港、框架協議的演進路徑。CEPA指是的《關于建立更緊密經貿關系的安排》以及它曆年來的補充協議,它是為了促進港澳與内地的經濟貿易更緊密而建立起來的制度,通過不斷完善協議,促使内地與港澳兩地基本實現了貿易自由化、投資自由化、通關自由化的目标,以及通過“一帶一路”倡議結合,讓兩地的物流、資金流、人流充分順暢地流通。袁書記指出,經貿師生不僅要學習相關政策,而且要學會在CEPA制度充分完善的背景下,抓住機遇,尋找更多的機會到港澳地區學習和發展。緊接着,袁書記又以前海、南沙、橫琴等地的發展為例介紹廣東自貿區的演進路徑在各個領域所取得的成效,以及粵港、框架協議演進路徑曆年來在各行業發展中的具體情況。最後,袁書記以前海、南沙、橫琴地區的未來制度創新的方向為例,引申出粵港澳大灣區未來的制度創新方向,在場師生神情專注,認真聽講。
圖2:經貿師生全神貫注聽講座并積極提問
講座尾聲,袁書記對學生的提問進行耐心的解答,他希望同學們能夠燃燒激情的歲月,努力學習,展望未來。在場師生紛紛表示講座受益匪淺,他們對粵港澳大灣區的創新制度發展又有進一步的了解,也更加體會到創新的重要性。隻有不斷的創新,才能保持住前進的腳步。精彩的講座在同學們充滿感恩與激動的掌聲中圓滿結束。
太阳集团城网址9728供稿
文/博易社 溫舒潔 林月欣 黃彩蘭
圖/博易社 吳瑤琪 林昭宇
編輯/唐曉娜 謝曉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