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首頁

太阳集团城网址9728

School of Economics and Trade

金色校園 如詩如畫
Ron Anderson教授與學院教師合影
Ron Anderson教授與校領導合影
奮鬥新時代 發展譜新篇
捕捉校園的美好
青春不停步 永遠跟黨走
你現在的位置 中山大學新華學院太阳集团城网址9728 > 學生園地 > 學生活動 > 正文

迎新特輯-專業介紹篇⑦ | 互聯網金融專業

發布日期:2022-09-16 | 作者:admin | 來源:未知

專業定位

互聯網金融是互聯網技術和金融功能的有機結合,依托大數據和雲計算在開放的互聯網平台上形成的功能化金融業态及其服務體系,包括基于網絡平台的金融市場體系、金融服務體系、金融組織體系、金融産品體系以及互聯網金融監管體系等,并具有普惠金融、平台金融、信息金融和碎片金融等相異于傳統金融的金融模式。

互聯網金融專業是新興的”互聯網+”前沿專業,是伴随着金融行業互聯網化應運而生的。互聯網金融屬于前沿新興領域,需要懂IT技術、互聯網思維和金融學的交叉型綜合人才,傳統的金融方向和IT技術方向人才無法滿足産業需求,導緻大量的人才缺口,因此互聯網金融人才已經成為金融及相關行業、企業競争的焦點。

培養目标

本專業适應現代互聯網金融快速發展的需要,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掌握金融學基本理論及互聯網金融的基本原理與技術,具備經濟、金融、财務、管理、法律等方面的知識,熟悉互聯網金融行業的業務流程和實踐,以及與線上線下業務密切相關的風險管理與控制、産品設計與創新的知識和技能,并且熟練應用于解決現實問題的高素質應用型、複合型現代互聯網金融人才。學生畢業5年後,應能夠達到以下目标:

目标1:品德高尚,愛崗敬業。具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養;具有良好的互聯網金融職業道德修養,恪盡職守做好本職工作,成為愛崗敬業踐行者。

目标2:專業紮實,業務精湛。具有紮實的互聯網金融專業知識;具有娴熟的互聯網金融業務操作技能,專注提升業務能力、勇于攻堅克難,成為業務精湛從業者。

目标3:理念先進,勇于創新。與時俱進,适應互聯網金融行業新要求;具有較強的創新能力,能夠促進所在單位的成長和發展。

目标4:勤研善言,持續發展。具有較強的與客戶進行有效交流溝通的能力;具有較強的團隊意識和協作能力;具有較好的研究能力;具有一定的學習和專業發展能力,可促進自身能力發展和崗位提升。

培養規格

1.素質要求

1.1 思想道德素質

熱愛祖國,擁護中國共産黨,主動學習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有馬克思主義理論素養,有中國精神,有堅定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具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德才兼備,知行合一。

1.2 文化素質

具有一定的科學知識與文化素養,具備一定的文學、藝術素養和鑒賞能力。對中國傳統文化與曆史,特别是經濟史和金融史有一定的了解。

1.3 身心素質

身體健康,形成良好的體育鍛煉和衛生習慣,達到國家體制測試标準。心理健康,樂觀向上,具備良好的自我調适能力。

1.4 專業素質

具有良好的專業素養,熟悉國家有關互聯網金融的方針、政策和法規;了解國内金融理論前沿和國際金融市場發展動态。

2.知識要求

2.1 工具性知識

具有較強的外語閱讀能力和一定的聽、寫能力,随時跟進全球金融新知識及其獲取知識的能力;熟練使用計算機,熟練運用現代信息管理技術進行專業文獻檢索、數據處理等。

2.2 專業知識

掌握紮實的互聯網金融的基本理論和基本技術,通曉與互聯網金融專業密切相關的經濟、金融、投資、風險等方面的基本知識,具備合理的知識結構。

2.3其他相關領域知識

了解其他相關領域知識,形成人文社會科學、自然科學、工程與技術科學的均衡知識結構。

3.能力要求

3.1 獲取知識的能力

能夠掌握有效的學習方法,主動接受終身教育。能夠應用現代科技手段進行自主學習。适應互聯網金融理論和實踐快速發展的客觀情況,與時俱進。

3.2 實踐應用能力

具有獨立開展各種互聯網金融活動的工作能力,具有較強的互聯網金融分析、策劃能力和金融創新能力,能綜合運用所學知識和技能創造性地分析和解決互聯網金融企業運營、企業财務管理、個人理财規劃以及資本運營等方面的問題,

3.3 創新創業能力

具備創新精神、創業意識和創新創業能力。能夠把握金融發展的趨勢,學以緻用,創造性地解決實際金融問題。具有專業敏感性,在激烈的市場競争中敢于創新。

課程體系

課程設置緊扣互聯網金融人才定位與培養目标,以培養實用型、應用型、創新性互聯網金融人才為主要目的。課程體系中既包含金融學、證券投資學、互聯網金融、供應鍊金融等金融類的專業理論知識,又融合數據結構、數據挖掘與大數據分析、互聯網金融安全技術、Python程序設計等信息技術類的課程教育。在築牢金融知識的基礎上,拓展信息技術應用,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目的在于将互聯網技術與金融相結合,與當代社會發展相協調、與社會需求相适應,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增加就業機會,擴大就業寬度。

師資隊伍

專業負責人:周開國教授,香港城市大學金融學博士,中山大學嶺南學院金融系教授、博導,廣州新華學院太阳集团城网址9728副院長,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首席專家,廣東省科技咨詢專家,廣東省“南粵優秀教師”,從事金融市場、公司金融等領域研究。

專業配備31人教學團隊,其中副高級及以上職稱人數4人,中級職稱14人數,碩士及以上學位31人,聘請在金融機構任職的“雙師型”導師4人,他們在互聯網金融領域有豐富的從業經驗。35歲以下的青年教師15人,36歲及以上教師16人,形成了合理的師資梯隊,有效整合師資力量,發揮年輕教師的潛力,在保障學術質量的同時,又促進教師團隊的發展壯大。

教學條件

太阳集团城网址9728已建成金融衍生品實驗室、銀行實驗室,可以滿足實踐教學的需要。互聯網金融與太阳現有金融工程、投資學、經濟學等專業形成學科群,并依托太阳現有的實習基地,培養應用型專業人才,滿足社會發展的需求。金融工程、投資學專業已開設《互聯網金融》課程,購買了互聯網金融教學軟件,依托兩項省級項目(廣東省教育廳《互聯網金融課程與教學資源建設》、《基于互聯網金融背景下獨立學院金融專業人才培養模式改革與創新》)和三項校級項目開展教學研究。

畢業去向

“ 互聯網+”時代的到來,使互聯網金融人才已經成為各行業、企業競争的焦點。互聯網金融屬于前沿新興領域,需要懂IT技術、互聯網思維和金融學的交叉型綜合人才,傳統的金融方向和IT技術方向人才無法滿足産業需求,導緻大量的人才缺口。大數據和雲計算導緻的互聯網金融行業飛速發展。互聯網金融是每個人離不開的未來金融生活趨勢。

畢業生可以在商業銀行、證券公司、基金公司和保險公司等金融機構以及相關互聯網企業和行業從事互聯網金融營銷、客戶開發、客戶管理及關系維護、客戶理财、信用管理、數據分析、互聯網金融監管與風險控制、網絡征信與風險管理、互聯網金融産品開發設計等工作。


初審/張小輝

複審/陳佳莉

終審/李海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