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新特輯-專業介紹篇② | 經濟統計學專業
發布日期:2022-09-08 | 作者:admin | 來源:未知
經濟統計學專業前身為統計學專業,開設于2008年,2013年依照教育部頒布的專業新目錄,調整為經濟統計學專業,授予畢業生經濟學學位。經濟統計學主要研究統計分析原理和統計分析技術在國民經濟領域的應用,通過理論學習和專業實踐,養成良好的統計和經濟學素養,掌握常用的數據統計和分析的方法及相關軟件的使用技能,具備在政府部門、經濟管理部門、企事業單位從事數據采集、統計調查、統計信息處理、管理與咨詢、風險控制等工作的能力。
專業特色
經濟統計學專業以區域市場需求為導向,以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具有中國特色的經濟統計方面的應用性人才”為目标,把握當前發展熱點和趨勢,開設《大數據》、《數據挖掘》等課程,緊跟當前統計發展的步伐,對接當今社會人才需求。課程設置突出專業人才的核心能力培養,針對經濟統計學專業學生的背景和學習特點,設置教學的重點和難點,弱化部分複雜理論的數學推導,強化學生邏輯思維能力的培養與軟件應用和實踐能力。各專業課程均合理安排了理論和實踐課時。各課程分别講授了SPSS、EVIEWS、MATLAB、R等軟件的應用,并輔以上機實驗和課程設計,以提高學生的動手和實踐能力。
經濟統計學專業堅持“以研促教,以賽促學”,積極組織學生參加各類學科競賽并取得較好成果。如全國大學生市場調查與分析大賽一等獎、二等獎、三等獎、全國大學生中青杯數學建模大賽一等獎、二等獎、三等獎、創新創業大賽廣東省一等獎等。
⼃
培養目标
在學校“開天窗,接地氣”辦學理念指導下,本專業不斷完善人才培養方案,優化理論和實踐結合的教學體系,确立“适應市場,突出特色,打造品牌”的辦學思路,以區域市場需求為導向,以培養“複合型、應用型本科人才”為目标。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知行合一,具有良好的統計素養、較強的創新意識,掌握經濟學、統計學基本原理和方法,熟練應用計算機技術和統計軟件進行數據挖掘與分析的具有中國特色的經濟統計方面的應用型、複合型人才。
培養規格
畢業要求1:具備良好的思想水平、政治覺悟、道德品質、文化素養和職業道德;身心健康,樂觀向上,具備良好的自我調适能力,德才兼備,知行合一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畢業要求2:具備紮實的經濟學、統計學理論基礎、創造性和創新性思維,掌握核心統計技術和統計思維、掌握計算機基礎知識,能熟練應用統計軟件分析問題,具有較好的外語水平。
畢業要求3:具備良好的學習能力、溝通與表達能力、分析報告寫作能力,以及團隊協作能力。
畢業要求4:具備運用多種軟件分析數據能力、對數據分析結果的解釋能力、統計方法綜合運用能力、以及對問題深刻理解、探索、研究、建模的能力。
畢業要求5:具備中外文資料查詢、文獻檢索及運用現代信息技術獲取相關信息的能力。
畢業要求6:具備初步的科學研究能力和從事宏觀經濟與微觀管理統計實際工作的能力。
畢業要求7:具備科學創新、自主學習和終身學習的意識,有不斷學習和适應發展的能力。
課程體系
(一)總體框架
課程體系包括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兩部分。理論教學包括思想政治理論課程、公共基礎課程、專業基礎課程、專業必修課程、專業選修課程、公共選修課程;實踐教學包括專業實驗和實訓(含就業指導)、專業實習、社會實踐(含創新創業實踐)和畢業論文。
畢業總學分156學分,其中理論教學111.9學分,實踐教學30.6學分,集中性實踐教學環節13.5學分。實驗實踐教學占總學分28.27%。
(二)核心課程
高等數學、統計學原理、微觀經濟學、宏觀經濟學、程序設計、概率論、數理統計、時間序列分析、企業經營統計學、數學軟件與實踐、統計軟件、數據挖掘、計量經濟學、多元統計分析、國民經濟統計學、市場調查與預測、财政學、會計學、貨币金融學
師資隊伍
本專業現有專職教師6人,首席教授1人。其中,教授1人,副教授1人,講師5人;博士2人,碩士5人。專業教師均為數量經濟或統計相關專業背景,能滿足本專業複合型、應用型人才培養的需要。該團隊年齡結構、職稱結構較合理,人員相對穩定,是一個業務能力強、團結協作精神好的教師隊伍。
![]() |
畢業去向
經濟統計學專業畢業生就業率和平均薪酬一直名列新華學院前茅。根據近三年的調查,就業率基本都是100%,畢業生具有紮實的經濟學基礎和數據分析技術,深受用人單位的青睐,主要就業流向有政府部門(統計局等)、金融機構(銀行、保險公司、證券公司等)、企業(市場調查公司、企業數據分析部門等)。調查顯示,大部分畢業生對于薪酬水平比較滿意。
初審/張小輝
複審/陳佳莉
終審/李海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