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學者講壇】王一舉:數字孿生(概念、規範、案例)
發布日期:2022-07-04 | 作者:admin | 來源:未知
7月1日下午,粵港澳數學中心東莞分中心(籌)學科帶頭人王一舉教授應邀來太阳做“數字孿生(概念、規範、案例)”主題講座,本次講座由高等數學教研室周國軍主任主持,高等數學教研室以及國際經濟與貿易、經濟統計學等專業的師生參與此次活動。
圖1:周國軍主任主持講座
王一舉教授圍繞“數字孿生的産生背景和定義”、“數字孿生的模型”、“數字孿生具體實例”三個問題逐一進行講解,用淺顯易懂的語言為師生普及前沿技術知識。
圖2:王一舉教授線上講座
首先,王教授介紹了數字孿生的基本知識,包括基本概念、基礎理論和發展沿革。數字孿生(Digital Twin)的概念最早起源于1970年前後NASA“阿波羅計劃”,其構建兩個相同的航天飛行器,留在地球上的用于反映太空中航天器在任務期間的工作狀态,此時是物理“孿生體”(Twin)。2010 年,“Digital Twin”一詞在 NASA(美國國家航天局) 的技術報告中被正式提出,并被定義為“集成了多物理量、多尺度、多概率的系統或飛行器仿真過程”。2012 年,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與美國空軍聯合發表了關于數字孿生的論文,提出“數字孿生”概念,指出數字孿生是驅動未來飛行器發展的關鍵技術之一。
稍後,王教授從“映射”一詞引入數字孿生的本質,從概念模型、邏輯模型、物理模型、應用模型四個方面逐一進行講述,介紹了數字孿生技術的基本框架,包括數據層、模型構建層與仿真分析層、功能層、行業應用層等,此外,王教授就數字孿生技術的典型特征進行了解釋。
圖3:王一舉教授線上講座
最後,王教授從數字孿生技術的應用領域與實踐方面進一步介紹,他表示,數字孿生不能局限于3D可視化這種外在形式的應用。映射隻是數字孿生的基本特征,仿真也僅僅是其基本内涵,數字孿生的本質及價值在于對物理實體、業務流程等的優化,最終幫助人們以更高的效率、更低的成本、更優的質量、更人性化的數字體驗,構建企業高效、高質、低成本、綠色的研發、生産、管理、營銷及服務體系,提升企業競争力。
交流互動環節,與會師生踴躍提問,王教授以通俗易懂的實例向同學們耐心解答,他鼓勵同學們積極思考,将數字孿生技術應用到現實企業高效管理和研發中去。
圖4:交流互動環節
王一舉教授講座内涵豐富、深入淺出,既有理論高度,又貼近工作實際,在場師生獲益匪淺,對同學們未來的專業研究具有很強的實踐指導意義。
太阳集团城网址9728供稿
文/王芳
圖/李嘉欣
初審/張小輝
複審/陳佳莉
終審/李海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