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者講壇】陳萬靈教授講學新華:廣東外經貿發展現狀及存在的問題
發布日期:2016-10-18 | 作者:admin | 來源:未知
10月15日上午,中山大學新華學院經濟與貿易系建系十周年慶典“經貿風雨同舟路”系列講座在東莞校區隆重開幕。廣東外語外貿大學國際經濟貿易研究中心(廣東省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主任、中山大學新華學院經濟與貿易系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學科帶頭人陳萬靈教授應邀作題為《廣東外經貿發展現狀及存在的問題[y1] 》的主題專場報告。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吳喜齡副主任主持。
陳萬靈教授講授現場
陳萬靈教授一直關注廣東經濟,從2011年開始一直擔任《廣東外經貿藍皮書:廣東對外經濟貿易發展研究報告》的主編,對廣東外經貿發展的研究十分透徹。在講座現場,陳萬靈教授在為師生們介紹廣東對外貿易發展的相關問題上,運用非常豐富數據圖表,多視角地從廣東進出口貿易的總體發展狀況、進出口主要貿易方式、貿易主體構成、外貿商品結構、廣東的出口市場結構和出口區域分布等角度介紹了廣東貨物貿易發展的現狀,并簡要介紹了廣東服務貿易和利用外資的現狀。廣東外貿一直是全國的排頭兵,進出口總量一直穩居全國第一,保持領先。
但是,受到2008年金融危機的影響,廣東外貿面臨着外需減弱的壓力。他認為,這些年廣東在貿易主體上,民營經濟表現出了巨大的活力,成為了外貿增長的主力。跨境電商的發展為廣東的外貿帶來了發展的新契機,東盟市場表現出了較強的增長勢頭,金磚國家市場也有值得挖掘的發展潛力,主要出口市場适度多元化和貿易結構調整長期有利于廣東外貿的發展。
陳教授從學術研究的角度引導同學們如何從總量分析、對比分析、增速分析、關注轉折點等角度分析廣東經濟,并幽默地将此比作同學們如何将男朋友、女朋友介紹給雙方家長認識,讓在場的師生充分認識了當前外貿總體發展形勢和增長的新契機。
國貿專業吳喜齡副主任作會議總結
講座現場兩百餘名學子和教師認真聆聽,會現場氣氛活躍,吳喜齡副主任總結,感謝陳萬靈教授分享最新研究成果,并給經貿系師生帶來如此精彩的學術盛宴,深入剖析了廣東外經貿發展的曆程,當前廣東經濟在全國的地位、面臨的問題,以及如何在全球外貿不景氣的背景下實現突破,拓展了師生的眼界和視野,推動了師生對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地區經濟發展和前沿理論知識的學習、應用和創新研究,為經貿系建系十周年獻上了最美的賀禮。
會議現場學生們為精彩講座響起陣陣掌聲
主講嘉賓簡介:
【職位】現任廣東外語外貿大學國際經濟貿易研究中心(廣東省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主任,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學科帶頭人。
【社會兼職】擔任中國國際貿易學會理事,廣東省新興經濟體研究會副會長兼秘書長,廣東省農村經濟學會常務理事,廣東省經濟學會國際經濟研究會副會長、跨國公司研究會副會長兼秘書長。
【研究成果】主要研究領域:國際貿易與經濟發展。主持國家社科基金,教育部哲學社科重大公關項目及省部級課題10多項,是教育部哲學社會科學研究重大課題攻關項目《國際金融危機後全球需求結構變化研究》的首席教授,主持國家社會科學基金《應對外需減弱保持出口平穩增長研究》等重大項目。在《經濟研究》等刊物上發表論文90餘篇,專著2部。
【學術獎項】曾獲廣東哲學社科優秀成果獎(政府獎)二等獎,2015年獲“廣東省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三等獎”(調研報告類)“新世紀優秀人才資助”和“廣東省南粵教壇新秀”。
文/吳喜齡
攝影/中大新華經貿系校友會
編輯/唐曉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