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者講壇】塗龍力教授:深化國地稅征管體制改革趨勢研究
發布日期:2016-11-02 | 作者:admin | 來源:未知
2016年10月31日,中國稅務學會稅收學術委員會第四研究部主任、國家稅務總局揚州稅務學院原副院長、中國财稅法研究會常務理事、北大财稅法研究中心兼職研究員塗龍力教授應邀為太阳師生作了題為“深化國地稅征管體制改革趨勢研究”的學術報告。中山大學新華學院楊衛華副院長、經濟與貿易系方建國副主任、黃國龍副主任等領導出席講座,經貿系稅收專業師生代表200餘人與會。報告會由中山大學新華學院副院長楊衛華教授主持。
圖:塗龍力教授開講“深化國地稅征管體制改革趨勢研究”
報告會上,塗教授立足中辦、國辦共同印發的《深化國稅、地稅征管體制改革方案》,從“營改增”引題,首先介紹我國“營改增”的五步路線圖——第一步2014年擴圍,第二步2015年全覆蓋,第三步2016-2017年磨合,第四步收入分配,第五步增值稅立法。但是,在實際踐行過程中,我國“營改增”并未按步發展,直至2016年5月才實現全覆蓋。對此,塗教授從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兩方面進行剖析,重點強調内部因素的影響:一是稅制設計,我國“營改增”走在國際前列,暫無經驗可借鑒;二是征管體制,“營改增”前,營業稅為地方稅的第一稅種,由地稅負責征收,“營改增”後,原屬營業稅改征增值稅後由國稅負責征收。但是鑒于國稅對原交營業稅的納稅人經營狀況不如地稅熟悉,而全面委托地稅征收不符改革目标,實際征管過程中出現困難。由此,塗教授指出當前的稅收征管制度已在一定程度上制約我國稅收實體制度的改革,國稅、地稅征管體制改革迫切。
針對“營改增”背景下的國地稅征管體制改革,塗教授從改革目标和改革路徑兩方面進行闡述,并提出未來國地稅征管體制可能采用的兩種基本模式。塗教授強調當前的國地稅征管體制改革,目的不在于簡單解決國稅和地稅的征管範圍劃分問題,而在于解決長期以來征管體制中存在的“六不夠”問題。主要圍繞兩個核心問題展開:一是厘清國地稅的職能;二是厘清地稅和各收費部門關系。
圖:塗教授演講精彩、見解深刻,現場師生全神貫注聽講、認真做筆記
塗教授指出,應“穩步推進”國地稅征管體制改革,與财稅體制改革步伐相适應。财稅體制改革主要包括三個階段:做蛋糕(稅制改革)、分蛋糕(稅收收入在中央和地方間分配)和管蛋糕(國地稅管轄權分配)。國地稅征管體制改革主要包括兩個階段:第一階段是合作,第二階段是整合。第一階段的合作主要包括“三合”:一是納稅服務要深入融合;二是信息管理要高度聚合;三是稅收執法要适度整合。第二階段的整合主要是指:國地稅執法職能深度整合。第一階段的國地稅征管體制改革在于推進稅收實體制度的改革;第二階段的國地稅征管體制改革在于完善國地稅管理體制。當前的國地稅征管體制改革尚處于第一階段。
塗教授認為,未來國地稅征管體制可能有兩種基本模式:一是職能整合型模式,強調大部制改革原則,強調稅收決策權、執行權、監督權的相互協調、相互制約、相互監督;二是收入整合型模式,強調完善分稅制,強調完善或重新構建地方稅費收入體系。塗教授指出,未來最可能的狀況為兩種模式并行,但其本人更傾向于職能整合型模式,因為其更符合行政改革的方向和趨勢。
報告會現場,聽講座的師生踴躍提問,塗教授作了耐心詳細的解答。
圖:現場師生們踴躍提問,塗教授耐心解答
報告會結束後,中山大學新華學院副院長楊衛華教授對本次報告會作了總結,并感謝塗教授為我系師生帶來如此精彩的學術盛宴,希望塗教授多來太阳講學。
圖:楊衛華副院長感謝塗教授為經貿系師生帶來精彩的學術盛宴
此次報告會讓我系師生對稅收征收管理體制有了一個更為全面的認識,對稅收學專業學生後期的學習和發展将起到很好的指導作用。
圖:塗龍力教授與楊衛華副院長、方建國副主任、黃國龍副主任以及經貿系師生代表合照
供稿/經濟與貿易系
文/蔡佳紅
圖/博易社陳冬菁、李思琦、馬嘉儀
編輯/唐曉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