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座報道】經貿學院“碳交易與碳普惠——綠色經濟,低碳先行”講座圓滿舉行
發布日期:2017-04-13 | 作者:admin | 來源:未知
為進一步加強太阳與校外企事業單位合作,提高低碳經濟方向學生高培養質量,2017年4月12日,太阳集团城网址9728誠邀廣東省碳普惠創新發展中心主任聶兵來院進行講座交流。本次講座由太阳集团城网址9728主辦,太阳集团城网址9728校友會工作組承辦,劉秀珍老師主持。出席講座的來賓有廣東省碳普惠創新發展中心東莞運營經理候劍、技術經理(負責普惠高校建設)何夢林以及低碳經濟方向的專職教師石洪艾、藍舟琳、覃小玲等。
圖一:何夢林經理、侯劍經理以及低碳經濟專業教師
講座伊始,聶兵主任圍繞碳市場的由來、碳交易與碳資産、碳普惠機制、碳普惠減排量核證、碳資産增值五個方面展開講座。全球氣候變暖是當今時代最熱議的話題之一,而氣候變化所帶來的沉痛現實已經非常顯著,聶主任介紹氣候變暖的背景和加劇的原因以及解決氣候變化問題的三個方面:技術方面、政治方面和經濟方面。其中,技術方面包括:再生能源及新能源、煤的清潔高效利用、油氣資源和煤層氣的勘探開發等。政治方面包括:國與國之間簽訂的全球氣候保護協定、政府發布的碳排放權政策等。對于低碳經濟,聶兵主任重點地分析了兩個概念——碳交易與碳普惠。聶主任用圖文并茂的方式給學生介紹了兩者的定義、區别以及相關知識點和社會熱點,學生認真聆聽。
圖二:廣東省碳普惠創新發展中心主任聶兵進行講座
接着,聶主任重點談到碳交易中不可或缺的對象——碳資産。碳資産是指在強制碳排放權交易機制或者自願碳排放權交易機制下,産生的可直接或間接影響組織溫室氣體排放的配額排放權、減排信用額及相關活動。比如:在碳交易體系下,企業由政府分配的排放量配額;企業内部通過節能技改活動,減少企業的碳排放量,多餘的碳排放配額;企業投資開發的零排放項目或者減排項目所産生的減排信用額,且該項目成功申請了清潔發展機制項目(CDM)或者中國核證自願減排項目(CCER),并在碳交易市場上進行交易或轉讓。而碳資産增值有兩方式:金融化、産品化。通過這兩種方式使碳資産在市場中流通。聶主任談到如何通過經濟的手段,把産品做到既低碳又經濟,并對太阳學生把開發碳普惠項目、碳資産增值等方面與大學生創新創業、畢業設計結合的想法做了很多啟發。
此外,聶主任提出若幹思考題:1.怎樣利用經濟手段使低碳産品既低碳又低價?2.碳普惠在惠及民衆的同時怎樣令商家接受他?這些問題值得學生研究和探讨。聶兵主任熱情地與在場的學生進行互動,學生就綠色扶貧、碳配額的計量、碳市場的監管、商家在碳普惠機制中的收益問題等方面與聶主任展開交流,聶主任詳細做出解答。
圖三:石洪艾老師與聶兵主任交流
圖四:覃小玲老師與聶冰主任座現場交流
最後,聶主任結合社會對在校生基本技能的要求,對學生提出的關于創新就業問題給出了指導意見。
此次講座加深了學生對低碳經濟的理解和對碳普惠制、碳市場的認識,同時對低碳方向學生的學習和就業有一定啟示。
圖五:嘉賓們與工作人員的大合照
【講座後采訪】
記者:問:聶主任,您覺得我們這次的活動舉辦的怎麼樣?
聶主任:我覺得這個活動舉辦的挺成功的
記者:那成功的地方是在哪呢?
聶主任:首先,我覺得這次活動跟國家的要求,社會的熱點結合在一起,高校就應該與國家社會的熱點結合在一起,這次的活動舉辦的很及時。另外一個我覺得低碳專業的同學應該多涉獵一些不同的内容啊,知識啊,咨詢啊,多了解這些對我們同學今後的成長也是有幫助的。這次活動提供了很好的交流平台,這個交流平台其實給予了學生走出去的好處,在學校裡知識不夠的,通過這個平台來積累更多的知識。起到了很好的示範效果,像以後的與社會的交流啊,都可以以多種形式來舉辦,沙龍啊,現場的觀察啊,訪問啊等等,這次的活動就起到了很好的示範。
圖:講座結束後,聶兵主任接受經貿學院校友會記者采訪
太阳集团城网址9728供稿
文/劉秀珍、蔡慧平、吳梓軒、龐奕敏
圖/經貿學院校友聯合會工作組
責任編輯/潘怡吉、林婧